欢迎访问甘肃陇贸通!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政策资讯>贸易资讯>文章详情

首部营商环境国家报告出炉 四成效引关注

发布时间:2020-10-19 浏览:959 字号:

“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事项数量由151项减至131项;2019年全年全国减税降费2.36万亿元,取消证明事项超过13000项;企业开办、用水用电报装、不动产登记等事项的办理时间压缩一半以上”……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我国营商环境评价领域的首部国家报告《中国营商环境报告2020》,披露了我国营商环境改革的最新进展,显示我国优化营商环境各项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记者了解到,下一步,相关部门还将进一步深化简政放权,不断降低市场准入门槛,破除所有制歧视、地方保护等各类阻碍公平竞争的不平等现象,推出系列改革举措,推进我国营商环境加速迈向国际一流。

  首部营商环境报告发布

  据了解,此次发布的《中国营商环境报告2020》是我国营商环境评价领域首部国家报告。报告全面介绍了中国营商环境评价制度和评价方法,系统梳理了2019年我国优化营商环境的成效与亮点和2020年前景展望等内容。

  10月16日下午,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林念修指出,《中国营商环境报告2020》的出版,实现了三个“第一次”:第一次系统介绍了中国营商环境评价体系和评价实践,第一次全面展示了标杆城市和重点领域改革的生动实践,第一次集中呈现了各地区优化营商环境的典型案例。

  《中国营商环境报告2020》显示,2019年,优化营商环境各项工作取得四方面的积极成效。

  具体来看,聚焦减审批减材料,市场准入门槛不断放宽。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和自由贸易试验区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条目分别减至40条和37条;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事项数量由151项减至131项。2019年全年全国减税降费2.36万亿元,取消证明事项超过13000项。

  聚焦规则公开透明,公平公正监管不断强化。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联通46个部门、所有省区市,归集各类信用信息超过500亿条,基本构建起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制度,“双随机、一公开”和“互联网+监管”逐步成为市场监管的基本方式和手段,包容审慎监管探索取得成效。

  聚焦减环节压时限,便民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深入推进政务服务“一网、一门、一次”改革,全面推行审批服务“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基本建成国家数据共享交换平台体系,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上线试运行,企业开办、用水用电报装、不动产登记等事项的办理时间压缩一半以上。

  多地创新改革 推出一揽子优化提升举措

  营商环境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指标,是经济软实力的重要体现。近年来,我国《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出台、地方版条例密集推进、“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入……一系列动作显示出我国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决心和力度,我国优化营商环境不断迈上新台阶。

  《报告》显示,中国营商环境评价有力推动了全国范围营商环境持续改善。从地方来看,地方各级政府对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更加重视。不少参评城市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号工程”,将具体工作情况纳入党委、政府专项督查范围,常态化设立营商环境问题反映平台、线索举报热线等,强化营商环境舆论监督。

  优化营商环境法规政策体系更加健全。各地区特别是参评城市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出台了一大批优化营商环境的地方性法规或政府规章,分解细化有关改革任务,持续发布新一轮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政策文件。以国家《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为基础、地方和部门法规政策为补充的优化营商环境“1+N”法规政策体系正在加快完善,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提供了更加强有力的法治保障和制度支撑。

  优化营商环境改革举措更加精准有力。不少参评城市对标中国营商环境评价体系,主动作为、自我加压,推出的改革举措从最初关注审批流程优化、实施流程再造,逐步转向一揽子优化提升贸易投资、产业发展环境。

  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在地方推进营商环境改革的探索中,涌现出很多原创性、差异化的优化营商环境具体措施,如北京市构建“多规合一”协同平台、推出低压电力接入“零上门、零审批、零投资”三零服务,上海市推动“双减半”和“双100”改革等。

  加速迈向世界一流营商环境

  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记者了解到,下一步,相关部门还将推出系列举措,推进我国营商环境加速迈向国际一流。

  “我们要在巩固前一阶段改革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加力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林念修指出,具体做法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进一步深化简政放权,放出市场活力。要固化疫情期间行之有效的做法,继续精简行政许可、优化审批流程,清理简并多部门、多层级实施的重复审批,持续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推广“容缺受理”、告知承诺制等审批模式。要全面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不断降低市场准入门槛,破除所有制歧视、地方保护等各类阻碍公平竞争的不平等现象,推动“非禁即入”普遍落实,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

  二是进一步推行公正监管,管出公平正义。要加快完善优化营商环境“1+N”法规政策体系,做好涉企政策公开征求意见工作,不断提高政策制定和监管执法科学性和透明度等。

  三是进一步提升服务效能,服出便利实惠。聚焦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等问题,坚持惠企利民、便捷高效,持续推出便利化举措。要同步提升线上线下办事便利度,更大力度推动政务服务数据整合共享,加快实现惠企政策精准推送,帮助符合条件的企业应享尽享、应享快享,为企业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政务服务。

  四是进一步强化评价引导,激发改革动力。要以市场主体和社会公众满意度为导向,不断健全完善全国统一标准的中国营商环境评价体系,不断总结评价实践、有序推进评价工作,更好发挥评价引导改革、推动创新的积极作用。

  近年来,我国营商环境全球排名持续大幅提升,相关指标进步明显,已经连续两年成为全球优化营商环境改善幅度最大的十大经济体之一。2019年,在世界银行评价的10项参评指标中,我国有8项指标排名提升。

  业内专家指出,优化营商环境既是立足当下的雪中送炭,也是放眼长远的深刻变革,伴随法规持续落地、改革持续推进,营商环境的优化将迎来更多红利。


甘肃陇贸通是以满足甘肃外贸企业公共服务需求为导向的专业化、公益性中介服务平台,是链接甘肃外贸企业和社会化专业服务机构的桥梁和纽带。平台提供对甘肃外贸企业品牌宣传、市场推介、企业交流、贸易执行、贸易风险预警、商品市场信息报告、展会合作信息、供求合作的在线调查信息发布等外贸业务所需的配套服务。 平台将带动贸易供应链各环节上的企业形成高效的产业集群,进一步提高本区域外贸行的核心竞争能力,平台上引进各类社会专业服务机构为企业提供高效、便捷的“贴身式”专业化服务。

联系我们

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雁宁路374号

17318766396(服务时间:9:00-18:00)

兰州市商务局外综服监督电话:0931—8856100

416089241@qq.com

在线咨询官方微信甘肃陇贸通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官方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