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甘肃陇贸通!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政策资讯>贸易资讯>文章详情

青海加快自贸区建设 拓展与“一带一路”沿线交流合作

发布时间:2020-09-14 浏览:847 字号:

“青海、陕西签订《青海省商务厅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工作办公室合作框架协议》,这必将进一步拓宽合作领域,提高合作水平,为利用自贸试验区平台共同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深入实施,助力畅通国内大循环、加快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注入新动力。”中国商务部外贸发展局局长吴政平7日在青海西宁表示。

当日,青海省商务厅与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办公室签署合作框架协议,旨在进一步加深自贸区的理解和认识,加快青海省自贸区的建设。

吴政平介绍,中国自贸区建设始于2013年。2013年9月27日,中国第一个自贸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7年来,中国自贸区经历了5轮建设,目前已设立18个自贸区,初步形成了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全面对接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在更广领域、更大范围形成各具特色、各有侧重的格局。

从试点布局看,18个自贸试验区实现中国沿海省份全覆盖,形成对外开放的前沿地带,全方位发挥沿海地区对腹地的辐射带动作用,此外在中西部、延边地区等都有布局,有助于更好地服务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对外开放总体布局,也利于更好地主动对接“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重大国家战略。

从实际成效看,18个自贸试验区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为标杆,在贸易、投资、商事、金融、政府职能转变等领域展开先行先试,积极推进各项体制机制改革,发挥了改革开放排头兵和创新发展先行者的作用。今年上半年,18个自贸试验区进出口总额达2.2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占全国的15.6%;实际利用外资807.8亿元,占全国的17.1%。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自贸试验区在稳外贸稳外资方面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显现。

青海省政府副秘书长王志忠说,“十四五”时期将是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阶段,因此,为加快建立健全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推动青海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能合作,推进全方位高水平对外开放,青海在学习借鉴兄弟省区自贸区可复制可推广经验的基础上,正在积极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申报建设的前期工作。

(原标题:青海加快自贸区建设 拓展与“一带一路”沿线交流合作)


甘肃陇贸通是以满足甘肃外贸企业公共服务需求为导向的专业化、公益性中介服务平台,是链接甘肃外贸企业和社会化专业服务机构的桥梁和纽带。平台提供对甘肃外贸企业品牌宣传、市场推介、企业交流、贸易执行、贸易风险预警、商品市场信息报告、展会合作信息、供求合作的在线调查信息发布等外贸业务所需的配套服务。 平台将带动贸易供应链各环节上的企业形成高效的产业集群,进一步提高本区域外贸行的核心竞争能力,平台上引进各类社会专业服务机构为企业提供高效、便捷的“贴身式”专业化服务。

联系我们

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雁宁路374号

17318766396(服务时间:9:00-18:00)

兰州市商务局外综服监督电话:0931—8856100

416089241@qq.com

在线咨询官方微信甘肃陇贸通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官方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