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杜元钊
金秋九月,一个叠翠流金的美好时节。
一场国际性经贸盛会如期而至——9月26日至28日,第十五届中国河南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将在郑州举办。
自2000年以来,这场盛会已在郑州成功举办十四届,规模越来越大、规格越来越高、影响力越来越强,吸引了众多海内外嘉宾参会,签约带动一大批标志性项目落地,成为河南对外开放的“金字招牌”。
以开放胸襟迎发展大势,以发展动能拓开放新局。如意湖畔,合作共赢的时代强音将再次奏响。
郑州龙湖金融岛
开放河南 联通世界
9月22日,笼罩在蒙蒙细雨中的郑州机场依然繁忙有序,一架架全货机陆续起降、数千吨货物高效流转,共同勾勒出一张联通世界的密集交通网络。
“在航线越织越密的同时,机场口岸基建与服务保障能力‘两翼齐飞’,年客货运保障能力分别提升至4000万人次、110万吨。”据中豫航空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郑州机场已成为河南走向世界、缩短时空距离的桥头堡。截至今年8月底,已有33家全货运航空公司在郑州开通62条全货机航线,架起覆盖全球超过30个国家和地区的货运网络。
作为不沿边、不靠海的内陆省份,开放是河南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当前,河南以“空陆数海”四条丝绸之路为引领,构建了通达全球的立体通道——
“空中丝路”辐射力持续增强,郑州机场年货邮吞吐量突破80万吨,形成覆盖全球主要经济体的航线网络,连续多年跻身全球货运机场40强;“陆上丝路”扩量提质,中欧班列(郑州)集结中心启用,“中吉乌”铁公联运特色线路开通,中欧(亚)班列累计开行突破1.5万列,贯通全球40多个国家140多个城市;“数字丝路”更加便捷,全省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增至7个,“买全球、卖全球”高效畅通,贸易链接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海上丝绸之路”货畅其流,铁海联运班列超1万标箱,增长70%,年发送量18.9万标箱,内河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年突破10万标箱。
持续完善的开放平台,进一步拉近了河南与世界的距离。河南自贸试验区累计形成615项制度创新成果,其中25项在全国推广、101项在全省推广,为国家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提供了“河南方案”。河南还拥有3个国家一类口岸、9个功能性口岸、5个综合保税区、4个保税物流中心等高能级开放平台,是全国功能性口岸数量最多、功能最全的内陆省份之一。
营商环境是开放竞争力的关键体现。河南常态化推进“万人助万企”活动,深化营商环境综合配套改革,持续优化政务服务,落地实施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搭建常态化政企沟通平台,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企业“近悦远来”。一流的营商环境,已成为河南的鲜明标识。
一系列扩大开放的举措得到了有力印证。截至目前,河南已同全球19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贸易往来。今年前8个月,河南新设外资企业285家,同比增长5.6%;货物进出口超5500亿元,同比增长19.3%,刷新同期历史纪录。
郑州机场北货运区,一架全货机正在装货等待起飞
投资中原 共赢发展
正大集团是改革开放后首批进入河南的外资企业之一,1985年在开封兴建了第一家饲料加工和食用油脂品加工企业。而后的40年,他们不断在河南增资扩容,累计投资企业40多家,总投资额超400亿元,项目涉及工业制造、生物制药及现代化农牧业等领域。
新加坡丰益国际集团同样对河南青睐有加。作为丰益国际在中国大陆投资的公司,益海嘉里从2000年在河南启动第一个项目至今,已累计在河南投资超过80亿元。
外资企业持续加码,国内龙头企业也纷纷落子。近几年,格力电器、福耀玻璃、吉利控股、宁德时代等企业在河南深度布局产业链。2025年,比亚迪、富士康、华为、超聚变等行业巨头进一步加大在豫投资力度。
“密集投资”的现象背后有何深层逻辑?
正如丰益国际集团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郭孔丰所说,河南具备原料、区位、市场以及良好的投资环境等多重优势。益海嘉里将继续把河南作为重要战略布局区域,加大投资合作力度,为河南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投资河南,企业看中的是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河南承东启西、连南贯北,素有“九州腹地、十省通衢”之称,是中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和资源要素配置中心,综合交通网总规模29.2万公里,高速公路里程近9000公里,铁路运输3小时内覆盖全国53%以上人口,航空运输2小时内覆盖全国87%以上人口。
投资河南,企业看重的是完备的产业体系支撑。河南产业齐全、体系完备,坚持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主攻方向,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新质生产力提速发展,是全国为数不多的拥有全部41个工业大类的省份之一,形成了装备制造、现代食品、新型材料3个万亿级产业集群和智能终端、新能源汽车等一批千亿级产业链。
投资河南,企业看重的是巨大的市场发展潜力。河南常住人口近1亿,劳动适龄人口5700多万,技能人才总量1900多万人,居全国前列。城镇化率即将迈过60%大关,有1100多万户经营主体,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投资贸易和消费潜力加速释放。2024年,河南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6万亿元,今年前8个月达1.86万亿元,同比增长6.5%,高于全国1.9个百分点。
发展环境好不好,企业最有发言权。当前,在河南投资的世界500强企业有201家、中国500强企业有186家,越来越多的企业与河南“双向奔赴”“双向赋能”,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河南速度”,形成了一个又一个“生态集群”,在全球产业链重构中占据先机、赢得未来。
比亚迪郑州港区工业园总装工厂,方程豹豹5下线
国际盛会 孕育新机
据河南省商务厅厅长王振利介绍,河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本届投洽会,在谋划之初就确立了服务高水平开放、服务产业发展的目标,在活动筹备中坚持“四个突出”,深化开放合作。
一是突出区域合作,围绕服务融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举办河南与欧洲、东盟、港澳地区等高水平对外开放活动,搭建国际交流合作平台。二是突出产业促进,聚焦“五个强省”建设,结合河南优势产业,广泛汇集资源,举办多场对接活动,助力建设有河南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三是突出邀商实效,坚持数量服从质量,已确认参会参展嘉宾1.2万名,一批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以及行业龙头企业高管将参会。四是突出项目洽谈,一批重大项目将在开幕式现场签约,涵盖产业合作、对外贸易、跨境电商等领域;一批新标准、新服务、新产品将在大会期间发布。
9月26日—28日,第十五届中国河南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将在郑州举办
展览展示是经贸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届投洽会展览面积6.5万平方米,将设置河南省情及优势产业综合展区、主宾国展区、部分兄弟省(区、市)及国别展区、专业商品展区,1160家企业参与组展,国际范更足、专业度更高、实效性更强。为强化经贸对接实效,大会还邀请了来自国内外的专业采购商团组现场对接洽谈,并设置推介洽谈专区,统筹举办进出口采购对接等活动。
众擎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是河南投洽会的新朋友。目前,公司正稳步推进在河南的投资布局,计划在豫打造集研发创新、生产制造、应用示范于一体的智能机器人产业基地,为中原地区智能化发展提供产品与服务支撑。
谈及到河南投资的原因,众擎机器人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赵同阳认为,河南将人形机器人纳入未来制造关键赛道,为企业长期发展提供了稳定的政策保障与服务支撑。同时,河南工业体系完备、制造业基础雄厚,具备大量高素质人才,能为机器人生产提供扎实的产业配套支撑与核心人力保障。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也将为机器人产品的物流运输、供应链协同提供极大便利。
“大会期间,我们将深入了解河南的产业发展政策,为后续推进智能制造基地项目打好基础。公司产品将在展区亮相,集中呈现在智能机器人领域的技术成果,期待能进一步提升在中部地区智能装备市场的认知度与影响力。”赵同阳告诉记者。
这是一个共商开放合作的广阔舞台,也是一场共赢发展未来的双向奔赴。新时代新征程,河南将全方位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在更高水平上实现内外联动、双向互济,以更开阔的胸襟、更畅通的通道、更优质的环境,与全球伙伴携手,在开放中创造机遇,在合作中破解难题,共同书写互利共赢的高质量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