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洪剑儒
推进内外贸一体化是中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举措,旨在帮助企业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在国内外市场顺畅切换、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党中央高度重视内外贸一体化工作,今年以来作出了一系列部署:4月25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加快推动内外贸一体化”;7月1日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明确提出,“着力推动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畅通出口转内销路径,培育一批内外贸优质企业”。
在受访专家看来,今年上半年,全国内外贸一体化工作稳步推进,成效显著,为稳外贸、扩消费、提信心发挥了重要作用。未来,应从顶层设计、市场驱动、平台建设等方面持续发力,助力企业打通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推动内外贸一体化发展取得新突破,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注入新动能。
双轮驱动 成果丰硕
“从20世纪80年代起,公司就开展了外贸业务,既是国内第一批陶瓷出口企业,也是当时中国日用陶瓷行业的‘出口大户’。”江苏高淳陶瓷股份有限公司品牌部总经理徐碧伟告诉国际商报记者,“进入21世纪后,我们发现过度依赖外贸出口的模式将使企业面临汇率波动、品牌竞争力不足、国际政治经济环境不确定性等多方面风险,直接影响到企业的长远发展。在此背景下,高淳陶瓷决定进行内外贸一体化转型。”
据徐碧伟介绍,一方面,公司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组织生产,采用ISO标准、美国加州标准及FDA要求,积极引进并消化吸收国内外先进生产工艺、技术、设备和管理方法;另一方面,公司立足中国传统文化内涵,持续丰富品牌文化内涵,自2014年起承制多场国宴餐瓷,并建成国家高品质日用陶瓷示范线,实现了原料标准化、装备现代化、烧成气体化、辅料专业化和产品高档化。
如今的高淳陶瓷,其产品不仅遍布欧盟、中东、东南亚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而且也在国内市场赢得了消费者的广泛赞誉。在今年4月举行的第五届消博会上,高淳陶瓷的展品广受采购商青睐。
高淳陶瓷的转型是众多中国企业尝试“两条腿”走路的一个生动缩影。近年来,越来越多企业迈上了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的新征程。据统计,2024年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当中,有8.7万家企业实现了内外贸一体化经营,同比增长6.3%,内外贸一体化经营的比例达17%。目前全国已培育了2200多家内外贸一体化的领跑企业。
这一连串增长数据的背后,离不开商务部等部门的支持。今年以来,商务部组织外贸优品中华行活动,帮助外贸企业拓内销,取得了积极成效。截至6月24日,22个地区已开展225场外贸优品中华行活动,参与外贸企业和采购商超过1.9万家,成交额达248亿元。一些主要的电商平台和批发零售企业为外贸企业建立了“内销直通车”,目前连锁商超开设了700多个线下专柜,11家电商平台设立线上专区。此外,相关部门推动开辟绿色通道,助力外贸企业申请强制性认证,推动解决企业集中反映的30项标准认证问题,增强了企业开拓国内市场的信心。
与此同时,今年也是内外贸一体化试点的收官之年。2023年年初,商务部等14部门研究确定,在北京市、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含宁波市)、福建省(含厦门市)、湖南省、广东省(含深圳市)、重庆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9地开展内外贸一体化试点。目前,9个试点积极先行先试,已完成80%的试点任务,形成一批成功经验:上海在保税区等重点领域推进便利化举措,压缩通关时间、畅通内销渠道;广东建立促进粤港澳大湾区标准发展合作机制,拓展“湾区标准”清单,持续提升三地制度、规则、标准对接水平;宁波积极发展国内贸易信用保险,助力外贸企业融入双循环;重庆上线“重庆国际贸易数字平台”,赋能企业实现“一次登录、一次验证、一次提交”,总体实现“一键贸易”……
多方齐心 协同发力
“今年以来,中国内外贸一体化制度规则加速接轨,重点领域发展成绩显著,支持政策日益优化完善,内外贸一体化经营能力显著提升。”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贸易规则研究院教授蓝庆新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接下来,要从顶层设计、市场驱动、平台建设等方面着力。
具体而言,一是打破制度壁垒。建立统一的内外贸监管规则、质量标准、认证体系,积极推进内外贸产品、经营、服务与渠道标准相互衔接融合,简化监管流程。消除外贸企业开拓国内市场和内贸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显性和隐性壁垒,帮助外贸企业产品尽快取得国内市场准入资格。
二是畅通市场循环。推动内外贸产品“同线、同质、同标”,消除市场分割,打通流通堵点。支持企业灵活切换内外贸市场,降低转型成本。鼓励大型商超、电商平台设立“外贸优品”专区,降低“入场费”等内销渠道成本。
三是建设平台体系。发挥经营主体和行业协会作用,搭建内外贸融合平台体系,建设面向国内外市场的商品集散中心和商贸集群。举办内外贸融合发展主题展会,精准对接内外贸一体化需求。鼓励地方政府因地制宜探索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的平台机制,建设内外贸融合发展示范区,形成先行先试经验做法,并在全国复制推广。
商务部研究院流通与消费研究所所长董超表示,当前我国正以外贸优品中华行活动为突破口,推动内外贸渠道对接、品牌对接、产销对接、标准对接。下半年,商务部还将举办330多场外贸优品中华行活动,这一举措既是把国内统一大市场打造为外贸企业坚强后方的关键抓手,也是激发内需潜力、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创新实践,将进一步夯实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的基础,助力我国经济健康平稳发展。